胸骨骨折的概述:
1.病因:胸骨骨折一般由暴力直接用途所致,最容易见到的是交通事故中驾驶员乳房撞击方向盘。大部分胸骨骨折为横断骨折,好发于胸骨柄与体部交界处或胸骨体部。胸骨旁多根肋软骨骨折,可能发生胸骨浮动,致使连枷胸。胸骨骨折容易合并钝性心脏损伤,气管、支气管和胸内大血管及其分支损伤[3]。
2.临床表现:胸骨骨折患者有明显胸痛、咳嗽,呼吸和变动体位时疼痛加重,伴有呼吸浅快、咳嗽无力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。胸骨骨折部位可见畸形,局部有明显压痛。骨折断端移位一般为骨折下断端向前,上断端向后,两者重叠。侧位和斜位X线片可发现胸骨骨折断裂线。
3.治疗:单纯胸骨骨折的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、局部固定、镇痛和防治并发症。断端移位的胸骨骨折应在全身状况稳定的基础上,尽快复位治疗。一般可在局部麻醉下,使用胸椎过伸、挺胸、双臂上举的体位,借用手法将重叠在上方的骨折端向下加压复位。手法复位勿用暴力,以免产生合并伤。骨折断端重叠明显、估计手法复位困难,或存在胸骨浮动的患者,需在全麻下手术切开复位,在骨折断端附近钻孔,用不锈钢丝予以固定。使用手术固定者可早期下床活动,经手法复位者,需卧床休息2~3周。
诊断
最后确诊需要髋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,特别对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更为要紧。
并发症
1.股骨颈骨折不愈合
股骨颈骨折发生不愈合经常见到,文献报道其不愈合率为7%~15%,在四肢骨折中发生率。
2.股骨头缺血坏死
股骨头缺血坏死是股骨颈骨折容易见到的并发症,近年来伴随治疗的进展,骨折愈合率可达90%以上。但股骨头缺血坏死率迄今仍没有明显降低。
治疗
1.手术治疗
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办法是手法复位内固定,只须有认可复位,大部分内固定办法均可获得80%~90%的愈合率,不愈合病例日后需手术处置亦仅5%~10%,即便发生股骨头坏死,亦仅1/3病例需手术治疗。因此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是:早期无创伤复位,合理多枚钉固定,早期康复。人工关节置换术只适应于65岁以上,GardenⅢ、Ⅳ型骨折且能耐受手术麻醉及创伤的伤者。
2.复位内固定
复位内固定办法的结果,除与骨折损伤程度,如移位程度、粉碎程度和血运破坏与否有关外,主要与复位正确与否、固定正确与否、术后康复状况有关。
3.人工假体置换术。
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治疗:
诊断
X线拍片是最常见的检查方法,但发现椎体压缩,楔形变形未必说明就是骨折或新鲜骨折,脊椎发育畸形可以有椎体楔形改变,陈旧骨折依旧。应该注意椎骨轮廓和骨小梁结构,CT对察看骨小梁骨折,骨皮质断裂有帮助。MRI对于新鲜压缩骨折在T1WI上显示为弥漫性低信号,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,而抑脂相上呈高信号,还可以显示椎弓损伤,软组织损伤。对骨肿瘤,尤其是恶性肿瘤引起的病理骨折,MRI诊断价值较高,应该注意椎体后缘肿瘤骨常呈球状隆起,椎弓根多受侵犯,椎管内硬膜外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形成。
治疗
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是稳定性骨折,无神经损伤症状,少数椎体楔形紧急,坐落于脊椎后方的附件,即椎弓可有张力性损伤,则表现为不稳定骨折。在急性期需平卧硬板床,平衡翻身,即看护者手持病人肩部和髋部同时用力滚动式翻身,防止躯干扭曲,病人配合绷紧躯干的肌肉。
骨折后常因腹膜后血肿刺激内脏神经,引起肠蠕动障碍,出现腹胀和腹痛。伤后常必要禁食水,补液支持,视肠鸣音恢复状况逐步饮水进食。
疼痛减缓,腹胀消退后,可在大夫指导下,依据骨折压缩的程度进行体位复位,比如在伤椎后背逐步垫枕,以此做支点借助躯干重力脊柱维持背伸,以牵张楔形压缩的椎体,改变纠正畸形,是骨折复位。站立行走需佩带胸背支具。
定时翻身,拍击按摩后背,鼓励病人咳嗽咳痰,维持皮肤清洗,干燥,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发生。
对于少数不稳定骨折可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。
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新鲜骨折,可在X线CT引导下配合体位复位,并在损伤椎体骨折间隙注入骨水泥,或先注入气囊,扩张成形后再注入骨水泥,使被压缩的椎体膨胀成形,加固伤椎、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,伴随伤椎稳定,病人疼痛会缓解消除。